網頁

2020-12-06

第三章(第一節)*網頁版

第三章 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
        第一節 易卦的幾何源起
        第二節 易的文化定位與科學視野
        第三節 柏拉圖立體嵌套太極Merkaba
        第四節 超文明連結
        注釋 67-80

第三章  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

在前一章,主要討論了建立在印度宗教靈性哲學基礎上的宇宙意識與宇宙力量如何演化的問題,根據P.R. Sarkar結合原始密宗與瑜伽實修對這個問題所提出的看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以幾何的方式描述了至大之BC宇宙循環演化與至小之mv微生命理論。同樣的探索過程事實上也發生在古老的易卦與神聖幾何文明之中。

宇宙經常向我們展示它不可思議的創造,在許多古老文明中,幾何被認爲是宇宙創造的神聖象徵,透過幾何簡單的比例劃分,就可以變化出萬事萬物的形態,這幷非只是尚未開化的人類老祖先敬拜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想像圖騰,或是宗教信仰裏的靈性符號而已。幾何作為描述空間的一個基本形式,它實際上是宇宙能量的結構,是宇宙意識透過宇宙力量的自我顯現。宇宙自我顯現的幾何模式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也存在于人類的心靈之中,當內在心靈與外在世界相印,作爲靈性符號,那指向宇宙核心的幾何正是回歸的路標,也是宇宙旅程中的共通語言。

人類在文明的奮鬥過程中,大自然捉摸不定的狂暴混沌以及對萬物源源不絕的生機長養,讓人感到既崇敬又畏怕,經驗的累積與智性的不斷發展,人類也發現大自然存在著簡單而恆常運作的形態與秩序,這是空間與時間所呈現出來的模式,紛紜萬象是宇宙的衣裳,這衣裳是由幾何與數編織起來的能量結構。散亂而沒有方向與目的的原始純粹能量,就像細小的纖維弦綫67最終被編織成這個有形有相的世界,幾何與數携帶了來自宇宙意識的信息,就仿佛容器裏面盛放著能量大海之水,經歷一定的時間之後,容器中的水終究又要回歸大海。大到整個物質宇宙小到基本粒子,包括人身乃至于日月星辰萬事萬物都在各式各樣的幾何容器68中歷歷可數,因而它是有形有相的已顯現的可以用數來表示的宇宙69,即使人類根據容器中的有限之水想像出來的“無限概念,在本質上也仍然只是一個想像出來的有限而已。

無形無相無限的宇宙透過幾何與數創生了這個我們所思所見所感的世界,所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精神意識、心靈、物質,從無到有,點、綫、面、體。宇宙在幾何結構與數的秩序中被創造出來,宇宙這生命體的第一個細胞,第一個普朗克尺度時空實體–mv被創造出來的當下,三維空間出現了,時間還只是以心靈的方式隱含在它的裏面,宇宙誕生當下的這個單數的單一的空元素實際上是個–mv (+mv),在已顯現的宇宙中無論如何+–mv是成對存在的,在數的概念裏面,這樣的陰陽顯隱成對存在是單數的,就像陰陽魚太極圖70那樣,陰陽相容、時空無別、心物一體,在物質宇宙創生之前的單純的大宇宙心靈狀態則是單數的+mv ,這單數的大宇宙心靈+mv火光以理念上的幾何原型創造了與他自己成對存在的第一個物質宇宙空元素–mv (影子),然後隨著–mv的繁殖成長,單數的大宇宙心靈化成複數的、個體的、部分的方式存在於每一個–mv 之中,這時因為心物+–mv都是複數,宇宙心靈就可以用數的方式爲空間安排相對位置,這就是時間,時間是空間的一個特殊形式,是大宇宙心靈對其自身所創造出來的空間的一個度量,大宇宙心靈用時間來觀照它自己的創造。接下來就是依序風火水地各個相態以及這個物質世界的完成。

不論純物質或生命體實際上都是心物一體的,心物的+–mv總量恒定,只是比例上的變化而使得它看起來像是純物質、純心靈或是心物合一,以人爲例:死後的肉身是純物質(),投生前的中陰是純心靈(離體心),活著當下是心物合一(合體心),心物之所以能够分分合合,是因爲心+mv(–mv )、物–mv (+mv),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交互作用的結果,這是變化的基本原因,而變化正是宇宙變性力量R△的特質,在BC宇宙循環演化中可以看出來,主導心靈的R可以朝向物質化的惰性力量發展,也可以朝向靈性化的悅性力量發展,這是生命獨有的現象71

    宇宙創生過程用幾何形成空間幷藉由不同的相態演化成物質世界,就我們所存在的三維空間而言,可以回歸到構成五大的五個最基本的正多面體,又稱爲柏拉圖正多面體,這是三維空間中僅有的五個正多面體。正多面體作爲物理空間的幾何形式,不僅僅止於物質五大元素,同時也是心靈與意識在時空之中的一種呈現。如果將靈心身的SRT△與天人地的八卦三爻72對應代換,那麼易卦與神聖幾何將形成一種緊密的互相說明的關係,揭露空間的真正結構,而幾何是關鍵的共通語言。


第一節  易卦的幾何源起73

經由印度瑜伽靈性科學、哲學所描述的宇宙意識認知法則(),與宇宙力量運作法則(),分析宇宙力量的三個互涵的靈心身屬性:悅性力量(Sattvaguna)、變性力量(Rajoguna)、惰性力量(Tamoguna),將之與易卦天人地三爻對應,從而推導溯源了易的幾何結構,這個幾何結構與西方文明的神聖幾何生命之花相互呼應,有著古老文明內在的深層連結。

易,不只是一種基于哲學的對于人類世界與宇宙原理的說明體系,透過對于易的幾何結構的探索,它同時也是一種科學的原理架構,是作爲巨觀大宇宙、人觀小宇宙、微觀次原子宇宙的能量的共通幾何結構而提出的。微觀上就是心物共同基本元素微生命microvita(mv)

就靈性科學而言,這是包含物質、心靈、精神意識三個層面的對于時空結構的一個整合性的描述。

這是嘗試將易經面向科學尤其是即將來臨的地球新時代靈性科學而作的一個基于太極Merkaba理論的綜合性說明介紹,幷總結提出幾何易的基本原理,期待走出枝繁葉茂的易學森林而邁向宇宙的幾何曠野,亦即人類各大古老文明對宇宙能量幾何的認識的共同核心。可作為從易經角度切入太極Merkaba與靈性科學的一個引介

 

一、導言

宇宙是個不斷生滅的現象,它是物質、心靈、精神三者的合與分,變化爲其本質,而易經三易之簡易、變易、不易,則指出了的基本原理,也是對宇宙萬有的一個總體認識。無論就人類的生物生理神經運作或文化歷程或客觀的時空結構來看,有著平衡、穩定、開展的美德,對人而言的確是個美德,它是對存在的一個有力保證,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74此後就不再列舉因為宇宙心靈到了這個階段開始演化成有形的物質世界,只要抓住根本原理,就不難理解其餘,所謂數不過三,科學、哲學、靈性宗教上都有它深沉的痕迹,在易卦裏最終成爲一維的三爻卦畫的表現形式,每一爻又有其陰陽變化,這就是現今人們所普遍認識到的易卦。

就像科學、哲學、靈性宗教一樣,人可以藉由易卦這個工具或方法及其背後的宇宙原理來認識、理解、溝通這個物質、心靈、精神靈性三合一的世界,這也就表現爲對于易的三才天人地的總結性說明。必須注意到一般所用天地人在次序上的不同,天地人反映人本主觀思想,天人地反應客觀世界狀態,後者更直接對應到三爻八卦由上而下三、二、初爻,或六爻六十四卦由上而下之上()五、四三、二初(),對于三爻卦的這個天人地的結構的認識會直接關連到易卦模式或更具體地說易卦幾何模型的建立。

圖3.1 依傳統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先天八卦序及太陽週年運動二分二至、太陰月亮每月盈虧之陰陽消長合併而成日月易卦圓圖。


圖3.2 與日月易卦圓圖相應之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

 

二、易的歷史回溯

從歷史角度觀察,我們不禁要問:一維的爻的卦畫是否有其前身,也就是要問:遠早于周易的一維爻卦是否存在著二維平面乃至于三維立體的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就必須面對易的幾何源起的問題。

 《周禮》記載了周代的禮制制度,太卜職掌三易執法,曰:連山、歸藏、周易,而具體執行這項工作的則爲太卜的下屬筮人,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周易爲卜筮之書,經春秋戰國而演變到哲學層次,相對于周易的文字書面記載,代表周易之前的夏連山易、商歸藏易則佚失不存,然而後兩者的一些相關迹象則廣泛存在于堪輿、風水、卜筮等古代非主流學術的術數的實際操作技術之中,只是日久隱晦,而給人們留下許多想像空間,甚至是更加地複雜化、神秘化,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對于易的幾何本質的揭露。

漢代象數之學京房易以及近代出土帛書易以其迥異于周易的體系,相較于周易而更爲邏輯嚴密地將我們帶向周易之前的二維乃至三維立體幾何易。實物的立體幾何易演變到周易的一維表述與數學操作,實因人類文化語言文字的豐富化以及抽象思維增進的結果,就如人類之兒童與大人的成長過程一般,雖說是成長,就真理而言幷不代表大人比兒童真的比較接近真理。就這樣的觀點來看,回到易的根本幾何層次,走出枝繁葉茂之易學森林回歸宇宙面向的幾何曠野,也許是一條有意義的途徑,這條途徑仍然緊密扣住天人地而與現代科學有著更直接的聯繫,于是現代科學也就不只是一種僅僅關于物質的科學,事實上從來就不曾存在過僅僅只是關于物質的科學,也不曾存在過僅僅只是關于心靈的哲學,二元一元是同一個宇宙波流運動變化的結果。經由理象數公理化的易,以及經由立體易的確定而進入幾何易的模型化,一直是易道不斷前進的兩大動力。


三、八卦三爻的幾何結構

易的基本結構陰陽三爻八卦是已經高度符號化、數學化而可以被掌握運用的象與數,其終極目標是爲了成爲“理”的在現實世界的載體或顯化途徑及方法。在人類有體系社會制度草創的前文字時期,象較之于數又更爲具體實在的傳達實相的訊息,它可以直覺而無需經由思維獲得,這種本有的直覺能力在人類文明理性的過濾理解下被歸入神秘經驗,又或穿上哲學、宗教與神話的外衣而日漸隱沒其本質。

象是宇宙之理顯化實現的第一步,其根本形式爲幾何,是宇宙意識本體在其自身宇宙力量的運作下而初始顯現的宇宙能量幾何結構,亦即由上而下之天人地三爻。一般畫爻由下而上,周易耆草的數學操作亦由下而上得出六爻卦。這個六爻之得出反映了乾坤生六子實際上是對立體易依天人地三爻以其中任一爻爲開始依序互相正交對三維正多面體次第切分出二個象限,二個象限切分出四個象限,最後四個象限切分出八個象限的描述,于是天人地便與321維對應,可以稱之爲天人地三維爻,相當于瑜伽科學哲學宗教靈性修煉中所稱的靈、心、身。


圖3.3 SRT△逆時正轉太極MKB


圖3.4 SRT△正八面體八卦展開圖


圖3.5 1~3維之三爻卦(以乾卦為例,另請參見含山玉版一節對於連山所作的補充說明。3維正四面體卦,由四面體內部往各面觀察都是同樣自旋方向的SRT△2維平面卦。含山玉片又名含山玉版。


陰陽是三維爻的變化,天人地或靈心身()是三維爻的屬性,是宇宙悅性(S-sattvaguna)、變性(R-rajoguna)、惰性(T-tamoguna)三種力量的顯現(古譯喜、憂、黯),以白紅黑的色彩波動表示,而物理基本力75是對最後一種力量的描述。
一個平衡的力的正三角形以白紅黑SRT順時或逆時構成三個邊,經由這樣的易卦建構,幾何易便表示了宇宙能量的模型而與宋儒邵雍先天易學八卦成立方法之依序由123維最後同時一次性地建構八卦八個象限而有所不同,兩者過程反向。

以球體內接全部五個正多面體來叙述,乾坤生六子是一球依序切分成天人地三環,先天易是三環依序建構成一球。就五個正多面體而言,這首先會直接反應在正八面體的結構上,也就是正八面體的12個邊,每4個一組構成一個正方形,三個正方形分屬SRT白紅黑三維爻,這樣一個正八面體在八個正三角形面上便各以其天人地SRT白紅黑三維爻為三邊而成立一個以SRT△加上陰陽變化的正八面體八卦。這個正八面體八卦實質上仍然是2維平面卦,每一卦是一個正三角形的面,亦即八卦8SRT△的平面卦構成一個正八面體,而以三維爻對應到三維空間,因此三維實際上是以S(RT)R(TS)T(RS)的方式互爲表裏而提供天人地(靈心身)一個得以共存幷在的場域,這是一個物質能量、心靈能量、精神意識靈性能量共同作用互相內在的場域,其具體的呈現便是生命現象,這個生命現象包括了大宇宙、小宇宙、微宇宙,因此回歸易卦的幾何本質便不只是一種唯物觀的結果。這個幾何結構乃是中性的心物的共同基本元素,其中心爲太極,其開展爲兩儀四象八卦(前述互爲反向之乾坤生六子與邵雍八卦生成便是對這個過程的說明,而乾坤生六子與邵雍八卦生成在理論與實際上也都各自存在著互爲反向的情形,稍後討論之帛書上卦八卦序與京房八宮八卦序便是乾坤生六子法的兩個互爲反向的過程)


圖3.6 柏拉圖立體嵌套(5個正多面體與逆時正轉四面體星帛書八卦之相應關係。1220面體之卦爻與八面體八卦爻投影重合,參見圖3.7)


圖3.7 八卦四面體星太極MKB嵌套正12面體八卦()以及正20面體八卦()中間爲相應之四面體星太極MKB,注意其內嵌套的是正八面體八卦。1220面體各有6SRT卦爻(6個邊)與正八面體八卦各邊卦爻相應而在投影方向重合。


圖3.8 兩種互爲反向的八卦生成過程,邵雍先天之三環三爻成一球,帛京之一球切分出三環三爻(參見上圖3.2球內接正多面體,三環三爻對應正八面體八卦12)

 

圖3.9 陰陽四面體複合成四面體星,外部是八卦8個四面體卦,內部嵌套一個正八面體八卦。


作爲宇宙能量的幾何結構,易卦可以提供一個非地域性的思維模式,讓位居天地之間的人,讓處在大宇宙與微宇宙之間的小宇宙的我們,讓可以由心向物也可以由心向靈的人類學習真正對生命有益的課題。

幾何是時空心物之所從出,則八卦便是在三維裏對這個基本的宇宙能量幾何結構的描述。就已知的文獻與出土文物而言較早期的八卦至少直接關聯到五個正多面體其中的六、八面體以及其外接球幷且間接關聯到正四面體。根據逆時SRT卦爻所發展出來的正八面體八卦,幷且進一步在八個正三角形平面卦上各作出正四面體卦時,那麽正八面體八卦便成爲一個四面體星八卦,它是由陰陽正反兩個大正四面體複合而成,中間是八面體八卦,外圍是八卦八個小四面體卦,連結四面體星八卦八個頂點則構成正六面體(立方體)八卦,其卦爻分布在六面的12個對角綫上與八面體八卦12邊各維爻合成四面體星八卦,亦即立方體八卦之內對偶嵌套一個正八面體八卦等同于一個四面體星八卦。


3.10太極MKB四面體星八卦,鏡像對稱原理參見次圖3.11。


四、帛書易卦與京房八宮易卦的幾何對稱

從四面體星八卦兩個陰陽大正四面體來觀察,則陽四面體四卦與陰四面體四卦正是帛書上卦所揭示的八卦卦序陽四卦乾艮坎震、陰四卦坤兌離巽。若以反向的順時SRT則成了京房八宮卦的八卦卦序乾震坎艮、坤巽離兌。帛京兩者鏡像稱對,在八卦的生成順序上亦反映為乾坤生六子之鏡像對稱,這結果就是乾坤坎離位置不變,艮震互換、兌巽互換。


圖3.11 先天之六、八面體切分陰陽卦互旋之中軸有三個即八面體之三個對角綫,而帛京四面體星與六面體三重對稱自旋陰陽卦互旋之主次中脉中軸有四個即六面體或四面體星之四個對角綫。三、四兩組對角綫中軸各成系統,靜態觀察整個嵌套之陰陽卦互旋中軸共有4+3=7個,而動態觀察則43只能擇一或434則見帛京、3則見先天,就個體理性意識對宇宙所作之觀察來說兩者無法同時幷在(就此觀點而言先天爲先天其陰陽卦互旋中軸之兩極爲陰陽卦各自四卦所共之頂點而非帛京之乾坤或其他相對兩卦。帛京之陰陽兩極爲乾坤(主中脉)或其他相對兩卦(次中脉),而先天之兩極爲太極點運動爲SRT維爻此三維爻所共之點的運動爲綫此綫之兩端點亦即球面環太極MKB SRT連續三環之六個交點,帛京爲後天以乾坤爲陰陽卦互旋或主中脉自旋中軸之兩極。因此先後天應是動態的相對關係而非機械的絕對關係。圖中所示太極MKB球逆順時正反轉則是基于主次四中脉中軸這個系統而描述的。陰陽正四面體互旋比率參見三章三節Fibonacci數列相關各圖。


同樣情形亦見於帛書易64卦與京房八宮依世魂原則作出的64卦。出土帛書易之64卦是以前述帛書上卦八卦序與四面體星帛書八卦八頂點四中軸上相對兩卦即帛書下卦之乾坤艮兌坎離震巽八八六十四方陣相乘而成,若將之改成依邵雍先天64卦八卦序方陣自乘原則,給予帛書上卦八卦方陣自乘,這樣的帛書64卦(帛書先天64卦,簡稱帛先64卦)便與京房八宮64卦(京房先天64卦,簡稱京先64卦)完全鏡像對應(參見圖3.18、3.19圖說)。亦即京房八宮之依世魂原則作出之64卦實際上等同於依八宮八卦序方陣自乘所得到的64卦,這樣的依八卦序方陣自乘而成立64卦的原則正是邵雍先天易學一個最重要的發現,這樣的方陣自乘原則形成了易卦幾何由三維八卦發展出六、九、十二維之64、512、4096卦。

這個發展過程更明顯地可以由立方體易卦觀察得到,在形式上隨著維度的遞减而趨向四面體星或維度遞增而趨向立方體。也因此實際上的64卦,以京房八宮卦爲例,就完全直接在立方體上去完成,其世魂便是立方體幾何元素點、綫、面、體的中點的表示,那是8頂點上世八純卦+12邊12中點一世、五世、歸魂24卦(構成一個截半立方體而被八純卦8個正四面體圍住)+6面6中點二世、四世、游魂24卦+立方體中心三世8個卦,當然這在依先天原則作出之帛書64卦上也有其鏡像對應。


圖3.12 立方體帛書先天64(圖左為帛書上卦八卦序所示之帛書八卦)。此為乾陽極視圖,次圖為坤陰極視圖。立方體上面加上白紅黑天人地色彩屬性卦爻,實際上即等同8個四面體星八卦所構成之64卦。八個四面體星八卦(亦即八宮8個小立方體)合成八宮64卦大立方體,各宮之大四面體爲上外卦(如乾宮之乾---無妄)、小四面體爲下內卦(如乾宮之姤-乾訟中點-乾遯中點-訟遯中點),這一大一小相應的兩個四面體爲上外乾下內巽之姤卦。於是六爻之64卦有64組各由一大一小兩相應位置四面體組成(8個以大立方體8頂點爲向外之頂點的大四面體,以這8個大四面體的4頂點與4面向內向外共做8個小四面體,8個大四面體各配8個小四面體,共64組大小四面體上外下內卦)。大小四面體外內卦分二種基本形式,其一如前所述之姤卦,是該宮大四面體配大四面體的4個面上向外做出的4個小四面體,包含世魂之一世、五世、歸魂、三世卦共32(乾宮為例,姤、履、同人、否)。其二是由該宮大四面體配大四面體4頂點向內嵌套做出的4個小四面體,包含上世、二世、四世、遊魂共32(乾宮為例,乾、遯、訟、無妄),這裏所描述的大四面體加上在大四面體的頂點與面上向內向外做出的八個小四面體,合起來其實就是四面體星八卦的結構。注意六爻之上外卦對應的是以大立方體八卦8個頂點爲向外頂點之8個大四面體(如乾宮之乾---無妄,艮宮之艮-大畜--蒙,坎宮之坎---蹇,震宮之震--小過-大壯,坤宮之坤--明夷-升,兌宮之兌--大過-革,離宮之離---睽,巽宮之巽-家人-中孚-觀。綜合起來即與大立方體相應之大四面體星MKB)


圖3.13立方體帛書先天64卦坤陰極視圖。


圖3.14 逆時正轉64卦太極MKB(帛先64卦)上面的截半立方體。這個模型只表示SRT三維爻的色彩屬性,而省略陰陽的分別。

 

圖3.15 四面體星帛書先天64卦,相對于四面體星太極MKB八卦,64卦在形式上由8個四面體星八卦組成而更趨近立方體。本圖與圖3.12相同。


帛書上卦八卦序方陣自乘稱之為帛書先天64卦(帛先64卦),以有別于原本帛書之上卦與下卦方陣相乘所得到的64卦,這個上下卦方陣相乘的帛書64卦可以視為是對先天之完全平衡的帛先64卦在後天上基于人的主觀心理需求與客觀環境變化所做的一個基本上失衡的重新安排,而對後天失衡回歸先天平衡狀態的可能路徑的選擇,便在能量幾何的觀點上構成了卦卜的依據。這也進一步表明了出土之帛書易卦的文本是卜卦術數所用的工具書,因此在八卦上忠實反映了立體的四面體星八卦的幾何結構,而其64卦的形成則依此結構加以改造。

 

 

圖3.16 帛書64卦

圖3.17 帛書先天64卦  

圖3.18京房八宮世魂64卦實等同京房八宮八卦序(即上世卦所示八卦序與帛書上卦八卦序之四面體星八卦鏡像對稱)依先天64卦原理方陣自乘而得,故京房八宮64卦=京房先天64卦,兩者差異在四世、五世、游魂、歸魂爻變方法不同故卦序亦有變化,但就64卦太極MKB立方體上的27點而言,結構上仍然是一致的(參見圖3.19、3.21),亦即將原始京房八宮卦重整爲京房八宮先天64卦,此即順時反轉太極MKB64卦立方體。


圖3.19 乾宮上乾下乾巽艮坤震兌坎離,震宮上震下震坤坎巽乾離艮兌,坎宮上坎下坎兌震離艮巽乾坤,艮宮上艮下艮離乾兌坎坤震巽。坤宮上坤下坤震兌乾巽艮離坎,巽宮上巽下巽乾離震坤坎兌艮,離宮上離下離艮巽坎兌震坤乾,兌宮上兌下兌坎坤艮離乾巽震。(直行八宮、橫列世魂)

相對兩宮,其上下卦(外內卦)亦相對。原始的京房八宮世魂卦爻變仍然受周易上下卦綫性六爻的排列方式所影響(六爻依重力方向上下排列),而經過太極MKB幾何邏輯重整之京房八宮先天之世魂卦爻變則是在幾何體上的非綫性六爻排列(六爻依幾何相對位置排列)。考慮地表重力狀態與太空無重力狀態的差別,便可理解周易綫性六爻上下卦(依周易思維,受重力影響則初爻至上爻由下而上排列)與太極MKB幾何易六爻不作上下而作外內卦(太空無重力狀態無所謂上下而只有外內,若轉換成周易六爻便成爲由上而下排列)。傳統周易六爻由下而上與太極MKB六爻由上而下,反應在圖3.8兩種互爲反向的八卦生成過程,邵雍先天之三環三爻成一球,帛京之一球切分出三環三爻,雖然原始帛、京(相對于太極MKB之帛先、京先)在構成64卦時對六爻的思維方式仍受到周易影響,但在八卦的構成上則表現了幾何立體的思維,將帛京八卦幾何立體思維依邵雍先天64卦矩陣的邏輯來構成64卦,這便是太極MKB之帛先、京先的概念。從易卦的歷史發展來看,周易是處在幾何與數學之間的過渡階段,這情形猶如畢達哥拉斯以原子論的形數來描述宇宙初步地建立科學,但真正系統化的科學則要等到歐氏幾何之後才得以完成。

幾何易的宗旨便在于建立系統化的科學的易,這個科學指的是作爲科學下一個新階段的靈性科學(參見第四章)


圖3.20 幾何來看,也就是大立方體8個頂點與各該頂點相鄰3個面的中點構成的8個大四面體上外卦,這8個四面體同時也是組成64卦太極MKB大立方體內所嵌套的四面體星。這個大四面體星八卦的8個四面體即是六爻卦的上外卦,而小立方體內嵌套之小四面體星八卦的8個小四面體爲六爻卦的下內卦。

以上是從MKB四面體星八卦的觀點來看64卦太極MKB的六爻卦的結構(亦即大立方體內四面體星與小立方體內四面體星的關係),因而上外卦、下內卦對應了前述的大小四面體。另外也可以分別從其他正多面體的角度來看,而四面體星太極MKB實際上是五個正多面體八卦的綜合表現,其更完整而全面的版本是“柏拉圖立體嵌套太極MKB”(參見後面章節,這實際上是太極易卦與神聖幾何之Metatron立體的結合,太極MKB四面體星八卦可以看做是它的基本結構,或者反過來說是它在四維時空的投射)

按遠古明堂乃公衆集會大廳堂或天子政事朝會祭祀之所,上圓下方象天地,五或九室,又結合天文曆法數學發展出九宮及幻方,京房八宮援引之以爲易卦體系的說明。從64卦太極MKB立方體來看(立方體爲方,其外接球爲圓),大立方體含八宮8個小立方體亦即8個四面體星八卦),六爻上外卦大四面體反應八宮其位置是固定不動的,而人于各宮室間活動遷移此爲下內卦小四面體。八個位置固定不動的大四面體三爻卦體(這八個不變之大四面體構成大立方體內之四面體星八卦),配上八個變動遷移的小四面體三爻卦體(變動遷移于大四面體的四面之外與四頂點之內,于是這八個變動遷移的小四面體構成了各宮之四面體星八卦),得八八六十四卦。上外卦是宮室空間客觀不變的結構而爲八宮,下內卦是在結構之中往來變動的主觀的活動以世魂序列標志(同時也標志出八宮合爲一體的大立方體結構)。故依太極MKB幾何易邏輯重整之後的京房八宮先天64(京先),其世魂卦爻變只在下內卦進行。于是變與不變得到了幾何之邏輯嚴整的說明。

上三世、一四世、二五世、游歸魂,幾何上各爲相對兩卦,亦即就六爻而言共享同一上外卦而下內卦相錯,整體即是一個四面體星Merkaba


圖3.21 京房八宮卦世魂64卦順時反轉太極MKB立方體,可以清楚看出世魂27點的分佈以及SRT切分。這是順時反轉664卦太極MKB的立方體表示,可以看出京房八宮卦的結構,實際上等同八宮八卦序方陣自乘而成之京先京房先天64卦,世魂乃是對這個幾何結構的觀點而非八八成立六十四之依據,與帛書卦之下卦的作用不同,亦即帛書下卦是用來與上卦方陣相乘而64,帛書卦這樣的64是基於實際運用上的需要,並不考慮太極MKBSRT在幾何構成上的要求,亦即它是不帶SRT維爻色彩的,而具備SRT維爻色彩的易卦幾何結構便是作為標準模型的逆順時正反轉太極MKB反應為帛先與京先,世魂則是用來描述既已成立之京先64卦太極MKB的內在幾何結構包括截半立方體、SRT切分(一個大立方體切分成八個小立方體而為外卦與內卦)、幾何三九二十七控制點等等。換言之,世魂也可以視為是對大立方體64卦切分解析為8個小立方體八卦的描述(反之亦同,8個小立方體八卦組成一個大立方體64)

觀察立方體太極MKBSRT切分陰陽,就京房八宮64卦之順時反轉立方體太極MKB而言,其SRT切分正對應了一世、五世、歸魂,亦即截半立方體上一世84頂點為R切分之正方形,此正方形同時切分立方體太極MKB及其截半立方體,同理五世、歸魂對應T、S切分。同樣情形對應到截1立方體(8面體八卦)便是SRT維爻之切分八面體八卦為三組陰陽金字塔形,此SRT維爻即球面環太極MKB之連續3環。

順時反轉立方體太極MKB上京房八宮6464個四面體之64個能量顯現迸發之點(為各該卦之代表)的分佈情形如下:

上世八純8 :立方體8頂點。

三世8卦:立方體中心點(與中心太極F#共一點)

一世、五世、歸魂各8卦:立方體各邊(12)中點,每點2卦相共。即截半立方體12頂點,對應SRT切分。

二世、四世、遊魂各8卦:立方體各面中心點,每點4卦相共。即截半立方體6個正方形面之中心點,共6點。

合共27個能量顯現迸發點表示64個四面體64卦,亦即立方體太極MKB(8頂點)、線(12)、面(6)、體(1立方體)之中心點。8(8)+12(24)+6(24)+1(8)=27(64)

從立方體各面來觀察273×9=27相對兩面及中間一面為三層(立方體6+立方體內SRT切分3=9),二世、三世、四世、遊魂表現為每一層9點方陣的中心點,對應一世、五世、歸魂截半立方體。


圖3.22 泰、否、咸、損、既濟、未濟、益、恒,爲整個64卦大立方體中心點三世8個卦。乾震坎艮、坤巽離兌八個小立方體爲八宮,每宮包含世魂八個卦,此即京房八宮先天64卦,與帛書先天64卦鏡像對稱(京先爲順時反轉太極MKB,帛先爲逆時正轉太極MKB)


圖3.23 依周易六爻爲上下卦(上三爻、下三爻一維線性排列),依幾何立方體來看則爲外內卦(64卦大立方體八卦爲外卦,小立方體八卦爲內卦。)這個順時反轉太極MKB之京房先天64卦,其世魂原則各宮上外卦不動,只下內卦卦爻變:初爻變爲一世、初二爻變爲二世、初二三爻變爲三世,一二三世爻變如同原先之京房八宮卦,接著三世卦之下內卦初爻變爲四世、三世卦之下內卦初二爻變爲五世,依理三世卦之下內卦初二三爻變爲六世卦(如此一來六世卦與上世重複,故不設六世,而改設游魂、歸魂)上世卦之下內卦初三爻變爲游魂(下卦三爻居外部之初三爻爻變,謂之外爻變),上世卦之下內卦二爻變爲歸魂(下卦三爻居內部之二爻爻變,謂之內爻變)。京房游魂、歸魂一詞源自周易系辭“精氣爲物、變化爲魂”依太極MKB重整京房八宮世魂,則上世下()卦外爻變爲游魂,魂游于外,內爻變爲歸魂,魂歸于內。變化爲魂,魂在物身之內爲歸魂內爻變,魂在物身之外爲游魂外爻變。此處依太極MKB幾何易之邏輯,重整、重解京房八宮卦世魂卦爻變之規則。參見圖3.20。


帛書卦(依先天原則作出之帛書先天64)與京房八宮(先天)64卦的完美對稱(帛先、京先),直接引領我們進入易的立體世界。帛書卦主要以四面體星的結構(這可以由帛書易本文之以下卦序的四面體星四中軸相對兩卦之卦序與八卦序相乘64看出來),而京房八宮卦則主要在立方體上建構(這可以由世魂看出來),其中的聯繫,便是四面體星與立方體的共同核心正八面體,這個正八面體正是瑜伽cakra脈輪體系之心輪與西方神聖幾何四大之風()元素的幾何結構,其具體相應位置在道家丹道的中丹,亦即胸口心上。

 

五、含山玉版與薛家崗六孔陶球:平面卦與立體卦的歷史證據

歷史上的八卦首先是三維立體幾何實物,再演變成二維平面幾何,最後則是一維的爻的卦畫,呼應著文明的演化由伏羲作八卦到夏商連山歸藏之幾何實體的二維化,最後再演變到周易之一維卦畫(),而零維之點以數的形式貫穿整個過程,這首先是作出一個認識宇宙萬象的幾何實體的模型,最後才根據這個幾何模型畫出一個三爻的八卦。易的發展緊緊結合了幾何元素體面綫點,也體現了易卦作爲連通時空心物的籌算工具在運用、操作上的需求。

因此可以看到宇宙創生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維度遞增,而現實八卦之表現形式却是由立體而平面而一維爻畫的維度遞减的有趣現象,何嘗不是陰陽?反者道之動,一個反向(反)的回歸(返)原始八卦幾何結構的進程,將有助于對宇宙創生的探索。 

近代立體易的研究爲幾何易奠定了許多良好的基礎工作,其成果是列出了大部份八卦在幾何體上的可能安排,其瓶頸所在是這些幾何體上所排出來的卦對卦爻實質內涵的說明不夠完整,而實際上的八卦究竟如何,却無法與之真正連結。也就是傳統卦爻只分辨陰陽而無法有效地分辨天人地的屬性,天人地只是依卦爻的上下線性排列位置來表示,卦爻也就被限制在一維之中,一旦將SRT△及其色彩屬性的概念導入天人地三爻,那麼三角形平面卦與四面體立體卦便自然形成。

近代出土易卦相關文物則爲八卦幾何體究竟爲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佐證。
這裡主要討論表示正八面體八卦二維平面投影展開之含山玉版與表示四面體星八卦(或立方體八卦嵌套正八面體八卦)球面徑向投影薛家崗六孔陶球

1.含山玉版


圖3.24 含山玉版。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回到正八面體2維正三角形面的八卦的歷史直接證據來看,便是1987年安徽含山縣淩家灘新石器時代晚期(約距今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遺址一個第4號墓(編號87M4)墓葬的第一次考古發掘中所發現的含山玉版”(最早的發掘報告稱為含山玉片,後來多稱為含山玉版以別於一般之玉片)

墓葬中發現一隻玉龜,該玉龜的背甲和腹甲分開,玉龜腹腔內部夾著一塊長方形玉片,它的出土印證了元龜銜符的神話傳說。可能是迄今所知中國最古老的占卜用具。

玉龜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上面鑽有數個上下左右對應的圓孔,應是爲拴繩固定之用。出土時,玉片夾在玉龜腹、背甲之間,玉片長寬11×8.2公分約合手掌大小,厚0.2~0.4公分,正面長方形,反面略爲內凹,玉片有三邊磨出凹邊寬0.4公分,凹深0.2公分。兩短邊各鉆5孔,兩長邊各鉆94孔,玉片正面上刻有八角圖紋,兩同心圓,八角圖內接于小圓,大小圓之間以直綫平分爲八,各有箭頭或圭形紋飾,大圓邊上同樣有四個箭頭或圭形紋飾指向玉片四角。玉龜76和玉片放在一起,說明該玉片並非日常生活用品或裝飾品,而是具有某種宗教意義的物件。

含山玉版與薛家崗六孔陶球同為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出土文物。學者郭志成、郭韜《走進伏羲》一書認爲含山玉版可能即古代所謂之河圖,但此河圖並非一般流傳之劉牧河圖或朱熹洛書,而是玉片長短邊孔數的安排與陳摶龍圖數相符,因而判斷陳摶龍圖數實有所本,所本者就是玉片所揭示的河圖。而陳摶龍圖序一文(其他圖文皆已佚失,僅存一序。不論龍圖序之真偽,它所記載的實有所本)正透露出一個立體幾何八卦的許多綫索,郭氏論證它是一個金字塔形的構造物的描述,形式上更接近美洲瑪雅文化的金字塔,而金字塔形是正八面體之半,亦即許多古文明的金字塔形建築物可能反映了正八面體陰陽兩個金字塔形的朝上的陽金字塔,換言之金字塔形建物表現了八卦之中的陽四卦(就正八面體八卦而言,依據SRT三維爻其中之一來做切分而可以有三組不同的陰陽卦,其中一種即邵雍先天易所揭示者),另四卦則相對應地以陰的方式存在于地面以下。

若考慮正八面體八卦與立方體八卦及四面體星八卦對偶嵌套的相對關係,則以上金字塔形正八面體八卦之半的立體幾何正是對于包括正八面體在內的全部五個正多面體作天人地SRT三維爻其中任一維爻切分77的結果。太極生兩儀的陰陽分判,就五個柏拉圖正多面體而言,可以自旋的三重對稱得出(四面體星以及與四面體星對應的立方體)。自旋與切分兩種分判陰陽的做法其直接結果就是乾坤生六子之由體而環以及邵雍先天易之由環而體的兩個互爲反向對稱的對于太極生兩儀乃至八卦的觀察,這說明了人的作爲天地之心的一個中間存在,他本身便是宇宙整體之太極的一個具體而微,也因此宋明理學提出了人心亦一太極的說法,這個人心太極無疑是一面鏡子,在易的幾何結構上碎形全相地映照出陰陽二元的世界而表現其變性力量R二維爻的不斷運動的屬性,易學發展亦十足表現了這個檯面上與檯面下的雙重現象。

太極生兩儀的陰陽分判,也可以三維爻的方式切分得出(正八面體以及與正八面體對應的立方體),因此這個立方體會被平均切分成八個小立方體,亦即將立方體各面切分出十字綫,各面成爲字形,田中心爲丹,田對應立方體各面及整個立方體、丹對應各面及整個立方體之中心,不論就面或體而言,立方體八卦的依正八面體八卦各維爻邊的切分陰陽都指示了丹田不只是對脉輪Cakra能量系統的描述,同時也是對八卦的描述,而這也正是丹經之王參同契援引易經理論進入丹道人身能量系統的原因。魏伯陽在參同契所作的工作絕非只是將丹道與易經比附,借用易經來說明其丹道理論而已,而是實際上的一種科學實證的結果。這也就引導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究竟八卦最原始的正多面體,或說伏羲所作之八卦它除了是遠取諸物對外在萬象的模擬,同時也是主觀地對內在萬象的觀察結果,這個內在萬象稱之爲近取諸身,它幷不只是人身可見之肢體五官或器官組織,而是一如經脉及丹道所描述的非一般肉眼視覺所能見的更底層更基本的人身能量系統,而這個人身小宇宙的能量系統與大宇宙、微宇宙存在著碎形分維的全相關係,這也正是易卦幾何的八卦及其開展。

焦點回到含山玉版的八角圖,圓中心之八角圖即正八面體之投影並將這個投影給予展開的圖式,方法如圖所示:


圖3.25 含山玉版正八面體自旋投影展開圖。這裡也可以看出沿正八面體各邊的切分同時也切分了立方體與四面體星。


郭氏《走進伏羲》亦指出八角圖屢廣泛見于2000~4000B.C.之史前文明,至今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風俗中仍保有此種圖像,美洲亦有多處發現,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無卦畫的八卦圖式。依玉片長短邊4955孔以及夾藏玉片于其間的玉龜背甲在下8孔、腹甲在上5孔皆合陳摶龍圖數而顯示龍圖數幷非無所本,其所本符于此含山玉版河圖而非世傳劉朱河圖洛書,加上玉片所顯示的四正四維八個方向箭頭或圭形紋,顯示玉片所表示的不只是單純的正八面體2維平面圖式,而且也恰恰就是正八面體八卦。

正八面體與正八面體發展出來的四面體星幾何結構(也可以反過來說),在西方神聖幾何與瑜伽人身Cakra脈輪能量系統中爲心輪之幾何而對應四大或五大之風元素(氣、能量),而含山玉版夾藏于玉龜腹背甲之間幷置放在墓主人的胸口上,胸口心輪于丹道與中丹位置相應,中丹爲太極所在,乾天在上、坤地在下,人在其中,心合體始生、心離體終滅,物身逆旅,來去皆此心,其中含義不言可喻。

另有研究認爲玉片爲天文觀象授時之用,8箭頭為8個方向,外層指向玉片四角之箭頭爲冬夏至之日出日落,4孔長邊無凹邊為北,九孔長邊為南,兩五孔短邊為東西。亦有主張玉片為日晷者。事實上八方位、冬夏至天文觀象授時、月相變化或日晷圭表、河圖洛書點數等等本就與八卦關係密切,八卦是遠古文明的總和表現,集天文曆法方位計時等功能于一身。就易卦幾何的研究而言主要在于認識到:中央八角圖式實爲正八面體之經由自旋作出投影,再將投影展開的一種特殊的動態投影方式,形式及心理上與近代的立體派繪畫相似,感性的心性直觀與嚴格的幾何理性巧妙地陰陽合一,於是立體意識得以平面影像化而便於觀察掌握,平面影像也得以呈現立體意識的超乎表象的真實狀態。


圖3.26 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館官邸客廳Minton Hollins & Co.維多利亞式地磚鋪面。作者拍攝。


圖3.27 連山之正八面體八卦展開圖,若依三爻卦維度演化原則,將各三角形2維平面卦做成3維正四面體卦,則連山就表示了四面體星八卦(太極Merkaba)八個小正四面體的立體展開,形式上就更爲連山了。那麽夏連山、商歸藏、周易三者便是立體展開、平面投影、一維表述的發展關係了。此圖連山以黑T初爻切分陰陽卦,亦可以紅RS二三爻作切分而形成不同的卦序組合。正八面體八卦的SRT切分陰陽金字塔形對應立方體八卦的切分陰陽卦。


3.28 含山玉鷹。現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一般常見之八角星(Octagonal Star)幾何圖案與玉片八角圖式類似而實不相同,前者是由正方形(如圖3.26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地磚圖案)或正八邊形做成,因此正方形各邊成對之兩個三角形之間爲直角,而含山玉版同樣位置兩三角形之間則反映了正八面體各面正三角形的60度角的經過自旋之後的平面投影,因此表現爲明顯的銳角,這也證明了含山玉版的八角圖是正八面體的投影并展開的結果而與一般所見八角星直接由平面正方形或八邊形做成之太陽紋象徵實不相同。

含山玉版本質上反應了正八面體八卦而非如八角星在許多文化中作爲太陽或星辰的象徵。由于玉版的八卦八角圖與八角星極爲類似,在同一文化遺址發現的玉鷹上的八角圖也似乎被當做八角星使用而作爲太陽的象徵,但由八角外接一個圓來看,顯然是與玉片表八卦之八角圖同源而衍生借用爲八角星的太陽圖像,玉片八卦八角圖中央的正方形在玉鷹八角圖變成象徵太陽的圓形,但外圈大圓仍舊保留。  

近年關于水書太極圖78的研究應是含山玉版八角圖爲太極八卦的一個有力證明,幷且水書太極圖所記載的是文字卦出現以後的事(即八卦各有文字卦名),水書稱八卦為“八山”,水書字的寫法正是八角圖正方形各邊的形象。相較于象形的水書文字,含山玉版明顯更爲遠古應是前文字時期的圖像式的八卦。可以確認的是水書以“八山”表“八卦”越過了周易的傳承與周易之前的連山歸藏取得聯繫,幷且這個連山歸藏的的體系在漢易以前幷未完全斷絕,只是後來以非主流檯面下的方式存在于風水、堪輿、卜卦的應用知識中,最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正是傳統上後天(應用)之學的宿命,而知其所以然的先(原理)之學,正可以理清科學與玄秘或迷信之間的分寸。


圖3.29 水書八山與含山玉版。


水書太極圖爲後天八卦序,已是文字卦出現以後的應用之學。《水書》的八山:歷山、奮山、兌山、兼山、甘山、艮山、整山、亨山,相當于《周易》的離卦、坤卦、兌卦、乾卦、坎卦、艮卦、震卦、巽卦。含山玉版至少反映的是文字前的應用之學,由于文字卦尚未出現,它其實也反映了原理之學,亦即含山玉版上面的八卦其卦序是開放的,首先它是唯一確定的先天(即乾坤生六子所揭露的正八面體八卦鏡像對稱之帛、京八卦序,這在邵雍被認爲是後天;而正八面體八卦正是含山玉版八角圖之所本),其次可以依應用上的需要給予先天以外的任何其他後天卦序,一如傳統認爲的歸藏以坤始,連山以艮始,水書反映的情况應在後者應用之學。亦即水書太極圖給定後天卦序,而含山玉版則同時存在先天與後天的可能性,這表明了含山玉版必然有一個更原始的版本存在,這個版本就是由2維八角圖往前回溯到3維正八面體。水書“八山”說明了含山玉版八角圖確實是八卦,但還不足以說明含山玉版八角圖的起源,反而回避了八角圖起源的問題,這也正是前面所述傳統應用之學的宿命。   

甲骨文中關于三爻卦,亦有以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的表示法,點在甲骨文中後來即演化爲一橫筆劃,問題在於它是構成三角形的三個點,這可能是正三角形卦(正八面體的面)演化到三爻一維卦畫的一個中間過程,其時間歷程正好是夏()()()79,含山玉版可以說是承先于實物立體八卦而啓後于三爻卦畫。

另外連山除了是正八面體切分為相對兩個金字塔形之後各面的展開,也可以是四面體星八卦8個正四面體的展開。八個正四面體展開成串連之正四面體,形式上更爲連山,如果將每個正四面體都做一個外接球,這便成爲一串念珠形式,此即中脉之上八卦八個丹球脉輪(實際在人身的有7個,乾卦梵穴輪在頭頂四寸約八指幅處)丹道則系統化地重整為上中下三丹。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則夏連山繼承了四面體星的形式,商歸藏繼承了八面體的形式。

貴州水書與分布長江流域四川大溪文化、湖北屈家嶺文化、安徽薛家崗文化之陶球以及安徽含山玉版有著地理上的關聯,顯示了其所傳承的易卦文明的幾何本質,而異于周易之一維三爻卦畫的表述方式。這些幾何體大量保留在陶球之中,透過對陶球做切分,可以得到表示正八面體球面投影之八卦八分球,在這個基礎上又延伸出六孔、十四孔陶球之四面體星球面投影(由球心將四面體星投影至球面之徑向投影),而漢代陶球又進一步表現了四面體星之嵌套于立方體幷且一一對應了漢代京房八宮依世魂原則描述64卦之26+1(參見圖3.34圖說)

2.薛家崗六孔陶球

將立體卦的視野又往前更推進一步的是薛家崗六孔陶球。前述含山玉版八角圖有一外接圓,亦即它是正八面體八卦的外接球,也因此會是立方體八卦的內切球,如此一來,玉版外圈大圓可能表示了立方體八卦的外接球,這個外接球也就是這裏所要探討的薛家崗六孔陶球。


圖3.30 薛家崗六孔陶球。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


圖3.31 立方體八卦內對偶嵌套正八面體八卦(圖左)等同于四面體星八卦(太極Merkaba),太極MKB的球面投影為球面()環太極MKB(圖右),即太極MKB四面體星八卦由中心點向其外接球球面作徑向投影。


圖3.32 互相垂直正交的SRT白紅黑三環將球均分爲8個象限,對應8面體各面及4面體星8頂點,即對應了八卦之陽卦陽四面體乾CBAG、陰卦陰四面體坤CDEF


圖3.33 球面9環太極MKB與四面體星太極MKB,兩者之八卦SRT三維爻平面投影的對照。注意後者幷未表現1220面體之SRT維爻(參見圖3.6、3.7)。而球面九環太極MKB與新石器時代晚期薛家崗文化遺址出土之薛家崗六孔陶球形式一致,若薛家崗六孔陶球反映的是八卦,那麽陶球上面的紋飾正是38卦四面體星太極Merkaba的球面投影,即此圖所示球面9環太極MKB。或者如次圖3.34所示,將a.四面體星代換成b.六面體(立方體)內嵌套對偶之八面體則c.沿八面體SRT三邊切分立方體成八個小立方體,八個小立方體合組之八卦立方體(SRT維爻切分)各邊之球面投影即六孔陶球,a.b.c.三者同一無別,皆是太極MKB八卦的變化形式,同樣都可以表現爲球面()環太極MKB。六孔位置在8面體八卦的6個頂點上,亦即球面3SRT互相正交連續環的交點上。光譜顔色紅橙黃綠藍靛紫白對應音階CDEFGABC及八卦坤兌離巽震坎艮乾。


與含山玉版同樣距今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安徽潜山縣薛家崗文化遺址於1979-1982發掘出土之六孔陶球”(亦見于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遺址),六孔位置相當于正八面體6個頂點,通過6點之三個大圓圓環綫將球做成八分球而與三維直角坐標相應。依郭氏看法認為此即尚書所謂之神物天球或照易學角度應稱之爲元苞,而元苞即古代球形易的立體模型。

有研究認爲八分球表八卦,每卦的球面三角之三頂點向中心會聚的三道紋飾表示了三爻。從本文所分析的觀點來看,就連八分球那三道大圓環綫也是三爻的表示,亦即這個六孔陶球紋飾的球面幾何與四面體星八卦(即立方體八卦內對偶嵌套正八面體八卦)之維爻的球面投影完全一致,毫無疑問,這正是一個四面體星八卦全部維爻(亦即四面體星所有的邊)在球面上的投影表示。

它代表了正八面體八卦與立方體八卦的統一,或者說正八面體八卦與立方體八卦其實是起源于這個四面體星八卦。


圖3.34 各種八卦幾何實體的對照。漢代陶球(圖片來源搜藝搜古玩網站)

一、六孔對應正八面體八卦6個頂點,依SRT白紅黑切分正八面體爲3組陰陽相對兩個金字塔(3×2=6),則六孔對應36個金字塔頂端,爲正八面體八卦外接球球面6個能量顯現迸發之點(能量進出收發之點,對應立方體八卦各面中點,即立方體內切球切點。就四面體星MKB八卦而言其能量進出收發的顯現迸發之點在四面體星外接球8個接點上,亦即四面體星八卦或立方體八卦之8個頂點),因此四面體星八卦8頂點+八面體八卦6頂點(六孔)=14個能量點,便將每一個正四面體單挂的4個頂點都包括進去。

八卦含8個單卦,8×4=32個頂點,扣掉重合共有14(亦即立方體八卦8個頂點+6面中點),於是468面體八卦各自外接球面上的能量進出顯現迸發之點都一起表示出來。1220面體八卦則藉由8面體八卦來表現。

因此球面八卦統合了五個正多面體八卦,理論上應該有同樣形式的四面體星球面投影之14孔陶球。另有26孔陶球,則14+12=2612即截半立方體12頂點,26+1=27爲京房八宮64卦立方體(1爲中心點,含38個卦)

二、此圖漢代陶球來源不明,若爲真實,則:

漢代陶球→對應四面體星及立方體八卦(四面體星及八面體共14頂點。幷且將立方體12邊也加上去,標示出12邊各邊中點。12+14=26,26加立方體64 卦中心點共27點,此即京房八宮世魂成立64卦原則),說明漢代帛京易卦體系之幾何描述實有所本。漢代陶球爲四面體星八卦及其隱含之立方體的球面投影。

薛家崗陶球另有26孔者,大小4.4cm14孔陶球大小8.8cm6孔陶球大小  cm(大小應與14孔陶球相仿)

 

六、附論元包經易卦:

衛元嵩80《元包經》64卦與京房世魂之對應關係,跳脫周易框架的限制,元包雖然較爲後出,但所論的却是比周易更早的系統。


圖3.35 元包經64卦


京房八卦四面體星太極merkaba與帛書八卦四面體星太極merkaba鏡像對稱(以乾坤直徑中脉爲中軸,帛京自旋方向相反)

元包八卦序坤乾、兌艮、離坎、巽震與帛書下卦序乾坤、艮兌、坎離、震巽方向相反,帛書下卦序是四面體星四個中軸,看成立方體亦即立方體的四個對角綫。理論上任一中脉中軸的兩端爲陽極與陰極,也是卦序的開始與結尾。以一個太極MKB爲例,理論上可以八卦其中任一卦爲始卦,夏連山易艮始、商歸藏易坤始、周易乾始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三種,太極MKB球位居陽極或北極或自旋中軸能量顯出端點者即爲始卦。因此帛書上卦八卦序乾艮坎震、坤兌離巽,而元包相應于帛書上卦序應爲坤兌離巽、乾艮坎震,將帛書卦四面體星倒置即成元包八卦的幾何體。

依前述元包八卦序以及京房世魂分析元包,得知元包64卦完全與京房64卦立方體太極MKB、帛書先天64卦立方體太極MKB對應。(對于元包如同京房八宮世魂經過太極MKB邏輯重整而成爲京房八宮先天64)

簡言之,帛京以乾坤爲中脉自旋中軸而左右鏡像對稱(MKB中軸乾上坤下),而元包則是坤上乾下坤乾中軸與帛書卦乾上坤下乾坤中軸兩者互相顛倒。

可以看出元包64保留了原始帛書64卦所失去的與64卦立方體MKB的對應關係。(帛書64卦反映了周易64卦,若以帛書上卦八卦序自乘之帛書先天64卦便與京房64卦完全鏡像對稱)


圖3.36帛先、京先、元包64卦關係圖


出土之原本帛書64卦序反映了基于立方體切分判陰陽的周易卦序,若以邏輯上的基于四面體星自旋判陰陽(陰陽四面體互旋)而得到帛書先天64卦序,結果其關係便如上述。元包經64卦完全對應于京房八宮64卦依世魂原則所描述的立方體64卦的幾何結構,這個幾何結構與帛書先天64卦的幾何結構鏡像對稱。于是元包64卦在邏輯上補足了帛書易卦所缺失的帛書先天64(帛先64)

另帛京最慢出現在公元前一世紀前後。元包則出現在公元六世紀。從歷史時間加以考察,三者傳承的應是早于周易系統的商歸藏又或更早的夏連山。依京房易學自述可以追溯至孔子,實際上應該更早,或者孔子當時所見易經至少包含了周易與商歸藏易,而帛、京、元包傳承了商歸藏這一部分。老子應亦見過歸藏易,也就是原始“易”是大小宇宙的幾何模型,自然更是人身心修煉的架構。易之爲道,孔子明之以理成就周易哲理體系,老子說之以氣成就丹道實修架構,就整體的文明發展而言,這是陰陽相濟,道乃本體、理在其中、氣則行之。理氣合一爲模式之運作,是無形無相之道的顯化(未顯現的宇宙意識顯化爲已顯現的宇宙意識)。歸藏歷經漢代而逐漸成爲易學的非主流,爲檯面上的主流學術所排斥,于是其蛛絲馬迹便散入或隱藏于術數之中,歷史上的主流學術便不太談論本于歸藏系統的元包甚至京房了,至于帛書易卦則是隱沒不見直到晚近才經由考古出土。

漢代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以周易系統架構丹道身心修煉,足以說明易卦與身心能量結構之氣的運作有著極爲密切的關係,這就演變成易在醫學上的應用。觀乎衛元嵩,儒道佛的背景使得他可以免于如周易之偏向哲理化的易,而更貼近易卦的本來面目。不修煉而論易者,常感隔靴搔癢,不曉氣循行變化之理也,這是科學而不僅僅是哲學。

元包所指向的不只是周文王,甚至還要更早,足見衛元嵩作元包經雖說是仿西漢揚雄太玄體例而自創,實則亦有所本,所本者如同帛京,至少遠遠指向商歸藏(以坤卦爲始),甚至更早,因此也如同帛京反映了易卦的幾何結構。


注釋:

第一章1-23、第二章24-66、第三章67-103、第四章104-116

第三章

67.參見圖2.2。

68.容器中的水是定量可數的。容器的數量也是可數,但是因為幾何容器直接來自宇宙意識的信息,所以對我們來說容器可數但無限。也就是幾何必然會包含我們所認為的無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矩形長短邊之比等於周長與長邊之比,這就形成無限的黃金比率螺旋,而這個正是生物依Fibonacci數列趨向黃金比率的生長模式。

69.按照多重宇宙理論,有形有相的物質宇宙可能不會只有一個。

70.陰陽魚太極圖即一般通行的太極圖。參見三章一節之一“導言”。

71.參見BC相關各圖以及順逆向心。其結果也就是生命可以加速向心或逆向心。

72.天人地八卦三爻在六十四卦六爻則是六五、四三、二初爻。

73.一、二兩節主要依據2012.4.15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之邀在年會上所發表的演講,並以試論易經的幾何源起續論易經的文化定位兩文收錄在該年會身、心、靈科學 -2012(1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8-27。本文對論文集之收錄又做了大量的修訂補充。

74.參見圖2.5。

75.物理四大基本力,重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重力是物質世界最初最根本的力,它是宇宙惰性力量的物質面向,是BC宇宙循環演化離心階段惰性力量T△達到極致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狀態。

76.龜、舊古音通同,龜又為長壽之物,龜便成為宗教上生命得以長久存在的象征。王充《論衡》卜筮篇記載“子路問孔子曰:豬肩羊膊,可以得兆;雚葦藁芼,可以得數,何必以蓍龜?孔子曰:不然。蓋取其名也。夫蓍之為言耆也,龜之為言舊也,明狐疑之事,當問耆舊也。”孔子的理性解釋說明了知識需要時間的累積與傳承。含山玉版之為八卦代表了整個知識體系,玉龜代表了時間的累積。

77.對正四面體的切分是就四面體星而作切分,同時也就是沿著正八面體八卦各邊所做的切分。

78.根據學者韋章炳對中國貴州獨山縣少數民族水族之“水書”所作的研究。

79.南懷瑾《易經雜說》先天八卦:伏羲的“先天八卦”,畫在紙上是平面的,看起來好像毫無道理。假如有一種儀器,使其立體化,就更容易表現出它的精神了,現在寫在紙上的,只不過是一種符號。譬如現在的乾卦,是這樣的三橫,但在古代卻並不一定是這樣畫的,像我們在甲骨文中看到的(三豎)都是乾卦。

南懷瑾上述說法,道出了平面、立體卦的可能性。

80.衛元嵩生於公元六世紀南北朝。精陰陽曆算,曾為僧人,後還俗,上書北周武帝排佛斥道。衛元嵩仿西漢揚雄太玄經體例作《元包經》十卷,因生僻難懂,易學史上鮮少為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