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宇宙的各種可能結構中及各該結構的演化之下,將形成各式各樣的時間。以上例而言,若宇宙是既膨脹又旋轉,則時間將成為一條螺旋線。
這便是時間幾何。
圖1:Microvita Cosmos
圖2:Brahma Cakra Cosmos
圖2-1:BCcosmos 宇宙網格生命之花太極Merkaba
時間幾何是關於一維的空間特殊形式,那空間最初始單一組成份子,亦即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以太空元素時空實體之運動所形成的種種可能性。例如:直線、射線(時間之箭)、螺旋線、圓周…甚至是如毛線球般的線團。其實將所有線幾何集合一起,我們可以輕易得到一個線團,線團包含了所有可能的線,而各個宇宙只是各自擁有線團的某一線段或某一區域的線幾何,進一步說,所有宇宙之集合才擁有整個完整之時間幾何(整個線團),然而包含本宇宙在內的所有宇宙皆源自宇宙意識之演化為宇宙心靈,而宇宙心靈的主導力量為變力,它上承中心定力,下啟周邊止力,定變止三力就平面幾何而言可以比喻為成就一圓的圓心、半徑、圓周,圓心是畫圓的初始,它是一定的,基於宇宙意識本身之意願,定力開始運動,顯現為變力,變力從一開始便呈現減速現象直到停止,這個停止並非真正的停止,事實上宇宙不存在一種真正的停止,在宇宙力量表現的最末端上是為止力的頂點,這是距離中心最遠的一點,亦是物質宇宙之顯出,第一個單一時空實體於焉誕生。定變止三力實為一物三相,總稱宇宙力量,在宇宙演化的不同階段稱為定變止三力,他是宇宙意識的屬性,意識為火是主格的隱入,力量為熱是主格的顯出,此三力,古佛典漢譯為喜、憂、闇三德,今或譯悅、變、惰性力量 (Sattva,Rajas,Tama)本數論哲學宇宙論所主張,作為一個好用的描述,就如同相對論之於古典的宇宙機械決定論一般,我們亦可借之來描述宇宙的演化,但同名不一定完全同指,亦即定義在本質上是不確定的,它是生命般的動態存在,就人而言是個體理性與宇宙理性間的一種函數關係,我們將簡稱之為SRT或SRT三角(SRT△),這是基於幾何觀點將時間、空間、力、意識建立一個簡易、變易、不易的方便性的描述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回到柏拉圖蒂邁歐篇(Timaeus)中所提到宇宙生成論的元素三角,他認為:
物質世界的真正元素並不是地水火風而是兩種直角三角形(印度哲學則認為是以太空元素,空風水火地由精細而粗鈍漸次演化,依前文所論空元素為普朗克尺度之時空實體,風火水地分別為真空能量、光子、輕子、重子,他們是一連串的演化過程,惰性止力△T的極致便是重力的始點亦是時空實體空元素的出現,以本宇宙而言即宇宙之誕生,是量子宇宙無中生有的那一剎那,就物質而言,可以說時空實體空元素是物質的初始態,地元素原子的形成是物質的完成態。文化上五大元素又被賦予各種比喻性的用法,應當明辨其中差別。),一為正方形之半,一為等邊三角形之半(即45、90、45度直角三角形及30、60、90度直角三角形)最初一切都是混亂的,而且各種元素有著不同的地位,後來他們才被安排好,從而形成了宇宙。但是當時神是以形和數來塑造他們的,並且從不善不美中把他們創造的盡善盡美。上述的兩種三角形,乃是最美的形式,因此神就用他們來構成物質。用這兩種三角形就可能構造出五種正多面體之中的四種,而四種原子中每一種的每一個原子都是正多面體。土原子是立方體、火原子是四面體、氣(風)原子是八面體、水原子是二十面體。五種正多面體中,4、6、8、20的表面皆為等邊三角形,但12面體的表面為正五邊形,柏拉圖以此為第五元素,暗示宇宙為正12面體,但在其他地方又說宇宙是一個球。
以上簡要述說了柏拉圖元素三角,柏拉圖以三角形來構成空間物質元素之多面體,這是個體意識對空間的直覺,亦即幾何的出發點,任何關於空間的理論精神上都是幾何的,但我們可以從SRT△(宇宙力量的力幾何,由力幾何而形幾何而空間幾何而時間幾何,這是物質宇宙由懷孕而誕生的過程,最先是力幾何的失衡達到了△T的頂點,接著形與初始空間從無之中出生,然後才有了時間幾何)來看並以此構成形幾何之空元素的橢圓形。
空元素的形幾何乃是空元素物質空間幾何之前身,此刻時間的可能性是潛藏的,這是依我們身處的三維空間而說的,從三維空間的形幾何來看它在內外三維之內和之外來回運動,設內三維為一實圓,外三維為一稍大之實圓,小實圓內側及大實圓外側為虛圓,亦可反過來說大小虛圓之內外側為大小實圓,外大虛圓為宇宙心靈之全體面(宇宙心),內小虛圓為宇宙心靈之個體面(個體心),宇宙心靈自我顯現為高維空間(從三維來說我們簡單地將之描述為橢圓的)並以相對於內外三維實圓之形幾何橢圓於收縮之終點化為內三維實圓(以太空元素之普朗克三維時空實體),於舒張之終點化為外三維實圓(物質宇宙之全體),因此這個物質宇宙之至小及至大是宇宙心靈如心臟般收縮舒張的結果,高維是收縮舒張的脈動,脈動的兩端形成三維空間,三維空間的所謂至小與至大實為同一,乃是宇宙心靈脈動的結果,高維空間亦同。力、形幾何綜合來看,以宇宙意識為中心做一SRT△外接一虛圓為宇宙心靈是為SRT三力失衡之開始,圓上相對兩點(即直徑之兩端點)為橢圓之兩個焦點。從SRT△任二頂點可做出畢式30、60、90度三角形。反過來說一個勾三股四弦五的畢式30、60、90度三角形斜邊中點和短邊形成等邊之SRT△,斜邊中點是SRT△任一頂點,SRT三頂點作為點與宇宙意識之中心點是同一的,三個SRT等邊亦是同一的,數學上點是意識,線是力。SRT三力失衡,則由任一頂點沿著三角形之邊射出一等長之直線為S力之顯出為畢氏三角形之短邊1為RT二力之合力,以此S力射線之終點為始點又可以做出R力射線是ST二力的合力為畢式三角形之長邊√3,最後以R力射線之終點為始點做出T力射線是SR二力的合力為畢式三角形之斜邊2,此力之終點即△T力之極致為重力之源始,可以視為畢氏三角形30度角上那個頂角點,這個點永遠落於橢圓之上,這個點形成橢圓,橢圓有兩個焦點為宇宙心靈虛圓上相對兩點,這是有別相對為二,因此成就這個高維橢圓並收縮舒張脈動為三維世界中的萬有。包覆內外實三維的宇宙心靈虛維(宇宙心靈的全體面及個體面)亦如同實維之來自宇宙心靈的有別相對為二,是宇宙心靈的一個顯出或映象,實虛維所容納的時空與宇宙心靈的有別相(個體與全體)都是宇宙心靈的影子,這個宇宙心靈處在無別相而只是一個未顯現的外接於SRT平衡△的虛圓,那個有別相對為二的宇宙心靈虛圓則是已顯現的,是人所能言說意指的心靈(宇宙的和個體的)。由於這些失衡狀態的SRT三力都是平衡的SRT△的顯出,其顯出是以SRT△中心之宇宙意識為中心點的一個離心運動,速度隨著SRT之射出是越來越慢的S1>R√3>T2,S為直的射線,RT因受向心力的作用速度變慢而實際上是弧形曲線的,曲線的末端為△T力之極致為物質之始點。S為精神靈性的階段、R為心靈心性的階段、T為物質物性的階段,稱之為靈心身,就如通常宗教所想像的,絕對唯一的創造者隨其所欲可以是空無可以是萬有,由空無而萬有是SRT之演化顯出,由萬有而歸於空無是TRS之演化隱入,宇宙意識之顯隱是以SRTRSRTRSRTRSRTRS…這樣的力的次序來作用的,當宇宙力量不作用時則只是如如不動的完全平衡的SRT等邊△而宇宙的核心宇宙意識安居其中,當宇宙意識祂靜極思動而有所作用時則S(R(T))、R(T)R(S)、T(R(S))依次離心顯出,在達到T力極致後又回向宇宙意識而向心隱入,此時此刻的我們正是處在這個向心隱入的R階段,變是世界的主要特質是生命當下是現象流變的,ST定止是其成就者,由於ST的隱入而成就R的顯出,SRT互為顯隱互為成就,任一都無法單獨存在,在空間幾何的概念下我們將T力的極致視為重力,它是自然現象在個體心靈這面鏡子上的一個映照,個體理性以此來理解宇宙的物質層面。這樣說,個體之中存在關於整個宇宙的知識,我們卻只發現其中小小的一部份,這個發現稱之為科學,因此科學的定義自然是充滿流變的,真正的科學應當是建立在靈性的基礎上,考慮宇宙為一體之生命,如是方順乎宇宙演化之向心,要加速順宇宙之波流流向宇宙意識的大海而非逆向心,這個逆向心便是苦的根源,它想逆向回到離心的境界,它想藉此明白宇宙至少是明白物質宇宙的起源,然而加速向心不是更快更好嗎?而且逆向終究還是必須順流而下,因為我們所憑藉的來自T的力量無論如何都要回歸RS回歸宇宙意識大海,有涯逐無涯,迨已。涯者惰性止力所形塑的這個物質宇宙對個體之存在而言是個極限,所謂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光速為其顯例,因此我們深深為時空之不可超越所迷惑,也因它而不斷開展心靈,這說明宇宙是個活物是個生命和人一樣,或說人和它一樣,萬物亦同,萬物是宇宙的部分是它的現象,反之亦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空間幾何我們已經有些許瞭解,時間幾何則將隨著對時間的認識及個體意識心靈的開展而建立,時空一體而又分立,同樣源自宇宙意識心靈,同樣在本質上是時空實體,時間相對地更是與意識相關,空間幾何可以透過物質科學來探知,時間幾何則主要地是經由靈性科學,而心靈是這靈性科學的實驗室。物質是心靈的實驗室,心靈以此見證自己的存在。心靈是靈性的實驗室,靈性以此見證自己的存在。
時間的現在不存在,只是原本一體而被意識有別為二的過去和未來,這一體的時間是為當下,活在當下活在時空的本質活在極微渺活在極大活在和宇宙核心意識相對應的那一點上,因此喚醒了我們和宇宙的連結,所有點是同一的,當下便是宇宙的核心,一旦運動了便成為線成為力成為顯現的心物合一的宇宙。
靈性階段S力的幾何可以邊長S1的等邊三角形表示。△S
心靈階段R力的幾何可以兩個S1一個R√3所成的等腰三角形表示。△R
物質階段T力的幾何可以S1、R√3、T2所成的畢氏三角形表示。△T
而畢氏三角形連接T2斜邊中點與直角頂點便包含了上述三個三角形。其中的等腰三角形之半又形成了兩個較小的畢氏三角而全同於原來的畢氏三角,如是反復無盡,碎形而又碎形,萬有紛紜以出。
SRT三階段又可以形象地表示為上中下三爻,SRT△又是陰陽易卦演化之巴斯卡三角網格的基本形式,總言之SRT△形成宇宙網格,陰陽易掛、時空幾何、宇宙演化分別是這個網格結構的不同版本或說它們都可以網格結構來表示(將另文另圖論之)。
因此靈性科學將建立在三個古典與一個現代的基礎上。三個古典分別是源自印度文明的靈性哲學與修練、中國文明的陰陽易道以及希臘文明的幾何洞見,他們相對地反映了人類活動的SRT三個重要層面,誠如之前所說的SRT互為顯隱,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甚且是一體之多個面向,具體顯出於人類全體形成了如是多樣豐富之文明,前述三者是就靈性科學之提法而提出的,文明的其他層面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這個提法如宗教、哲學、科學。三者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框架讓我們框住了宇宙的某一個面向並以此盡一切可能來貼近宇宙的本質。
一個現代是現代科學對宇宙的探索。它以數學、幾何與科學精神和前述三個基礎取得連結。這四個基礎大致上呈現了人類個體意識之個體理性與感性,而這些都是認識宇宙所不可缺的。
2006.12.4
人要是稍有一點頭腦的話,在開始做每一件事時,不管大小,都先求助於神。 —— 柏拉圖,Tima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