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簡介

山行踽踽且忘人生路遠,野地裡坐下來看看天空-----這裡將瑜伽宇宙論哲學宇宙力量(prakrti)之悅性(Sattvaguna )、變性(Rajoguna)、惰性(Tamoguna)SRT三種靈、心、身屬性(精神意識S、心靈R、物質T)導入易卦天人地三爻(三、二、初爻)回溯建立易的幾何結構(幾何易)而與神聖幾何(生命之花、四面體星Merkaba)整合為一,形成太極MKB(太極Merkaba宇宙能量幾何)理論為基礎之“SRT△宇宙網格生命之花太極MKB”,嘗試以此建立大、小、微宇宙共通之靈性科學的科學系統。或下載作者《心靈DNA,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一書獲取體系較為完整的閱讀 (請參見“心靈DNA靈性符號的幾何世界”一文說明,并點擊該書網頁版或docx與pdf檔下載。本網頁及書的初始材料請見“研究筆記”一文,亦提供下載連結。)
*2018.2.1與某出版社訂約出版,歷經半年多的延宕終於也完成了一校,未料出版社最後認為這書太過艱深難懂無法出版,終於今日2018.10.8與我協議解約,因此自即日起我又將這書重新po上網頁,回歸自由共享的初衷 。2018.10.8
*2017.4.21起已关闭留言功能。新增修订版八卦、六十四卦太极MKB立体几何模型在太极Merkaba模型相片图集图10.1、图22-30

2011-04-22

音声MANTRA

2011.01.19   更新20110422
本文是对《音声与时间》一文读者某君[现今MANTRA(咒语)已经被变成金钱交易和误导,可以使用数学配合MANTRA得到临界点,请作者细说]的意见提问的一个回覆,先引部分《音声与时间》相关内文如下:

瑜珈音聲科學MANTRA,從它的作用方式來看,實在可以說是一種可逆反應,這MANTRA的可逆反應正好解釋了「時間是心物之間的一個可交換態」
音聲MANTRA是波動之時間面向的呈現,其可逆反應正表示了由於意識的作用,透過時間形式之變化,心物間產生交換。
時間是心物之間的一個可交換態與互動路徑
此互動路徑的結果,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作為心理性生物身心合一之人類的生命,於其生命歷程中所表現的合體心與離體心,而靈修禪定是一種由模擬趨向真實的演練,就此觀點而言,靈修是一種可實証的科學,名之為靈性科學,人的這個身心結構正是實驗之所在.。演化是大宇宙的靈修,靈修是個體小宇宙的即時演化,因此在靈修的過程中,時間幾何及其狀態與所扮演的路徑角色起了明顯的變化,心物關係大大異於以往,於是身心結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遠大於自然狀態下的一般演化。我們說過,這稱之為宇宙BC循環中的加速向心
如若時空實體之能量為Es=mc²×c³(單一 –mv所包覆之能量subtle表這是由心而物,由物而心的精細能量,以別於crude之表粗鈍的物質能量)若可以將之換算成作為交換態與互動路徑的時間,那麼在保持巨觀相對論世界的免於潰散的情況下,心物產生了無端變化,其因果關係被隱藏在Es=mc²×c³轉變成Ec=mc²的歷程中,這個歷程便是時間。這的差異是為時間的任意度,自然也與空間自由度息息相關,可能代表了打開 –mv而顯現出其+─mv成對存在的一個可能性,亦即由–mv+mv)轉換成+mv–mv 在這個轉換的臨界點上的一個常數。 ——节录《音声与时间》

这个临界点极其精微,因此在巨观世界里被看成一个连续体也就是它被看成是一道不可跨越的维系个体理性因果逻辑的鸿沟,这鸿沟是阴阳之间的中阴空无,是死生之间的遗忘,是心物之有别,物者–mv+mv心者+mv–mv ,跨越临界点即是去掉括号而同反共在即所谓同反显,这是空性的初步,其可觉知的现象为光音,此时光的实相由物质层面进入心灵层面,此即临终濒死所见对应于有余定6cakra眉心轮与BC离心入息(GO)催化心能止息于物质点(O)然后BC向心出息(OD)成就物能(参见Brahma Cakra OM’ and Fibonacci sequence 各图。)Mantra首音离宇宙之心而入息于个体成就宇宙全体个体之理念状态的形上观想,Mantra次音向宇宙之心而出息于个体成就宇宙全体个体之理念状态的形下具现,入出息间止息于个体之心,出入息间止息于宇宙之心,故止息在心是为住,常住于心,则个体心宇宙心如一无别是为定。成住坏者GOD,所有音皆源自宇宙根本OM'音亦回归宇宙根本OM'音,此为中脉永恒波长一维如如不动时空实虚体之弦,如是而近于空。每一纯音实亦包含其他所有各音而为泛音,弦长1/2处频率加倍而八度,这很好地表现为Lambdoma毕达哥拉斯表的16方阵而对应到中脉16λ与可能的大脑皮质16功能区及其表发之喉轮16梵音母音,或上半身躯体16脉或下半身左右两足各8脉共16脉(参见《人身小宇宙》及音阶Cakra各图,设若以足底涌泉穴以下2λ至头顶顶轮以上2λ梵穴为乾坤两极直径32λ而形成一个人身大丹田,则半径16λ海底至梵穴为一般所说小周天人身中脉所在,直径32λ对应大周天。亦即全身大丹田包含海底以上以下阳阴两丹田,海底以上这个阳丹田又以中央心轮太极自性控制点分出上下阳阴两丹田,心轮到梵穴为阳丹田、心轮到海底为阴丹田。几何地说即是大圆球内切两个互切之小圆球,每个小圆球又内切两个更小之小圆球。这个模式与生命之花完全对应。于是对于整个人身能量结构的解读可以有多种不同参考架构,以丹田的概念来说包括了1、2、3、7、8、9、13丹田或Cakra,1、2如上述,3者三丹田,7、8传统Cakra系统,9前者多加一个F#中心太极,13全半音所有音阶。这些架构可以分开来看,也可以叠加来看,就像音乐的旋律变化一样)
当所有音相融为一而回归原始OM'音,是为住于当下之心(个体无法完全如实地发出这个究竟之音,个体只能如实听到这个宇宙之音,这出现于成始坏终与住于当下空。若以基督教信仰观点来叙述,理论上这是回到上帝之中除了光以外会有的现象,亦即除了光音还是光音,其他的形象与感知大抵上都只是以此光音波动依据过去所造业力加工加料所成,它反应了生命体存在过的事实,这是一种对于回顾的投射,关于这现象的资料在濒死经验中尤多,宗教亦自然对此有其一定的解释,那么种种不同角度的理解看法是互相矛盾的吗?并不必然矛盾,它们是互涵的不同面向,在这个基础上宗教信仰、传统科学、灵性科学三者之间在对于真理的趋近上可以互相助力互相发明),住于当下之空,反应于大脑则为神经同步,脑神经是自性之心(中丹太极)的现象结果,6Cakra时间性眉心轮与7Cakra空间性顶轮之倒数反比关系的阻断鸿沟因此被跳跃而过(67间或78间的跳跃问题请参见《Brahma Cakra OM’ and Fibonacci sequence》各图),这是所有路径的同时共在,也因此所有感官感知能力互融一体而出现超时空或超感官之现象,梦境、定境、灵感境、亡境往往如是, 睡眠、死亡、入定就此意义而言只是形式与觉知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因而Mantra之为用实息息相关於这三件事,也就息息相关於各种层级之心灵与意识状态,而梦境走游其间,故从宇宙整体来看,三者皆有梦的特质,所谓幻化MAYA,无常如露亦如电,因为犹在宇宙波流之循环中。实际操作中,Mantra以一定涵义之音节对应到入出息,入息者入于个体至微,出息者出于宇宙整体至大,入出同一处所谓至上点物质点同一无别是为当下,住于当下则永恒止息为空,这表示了入出息之越是缓长便越是无异于止息之永在,而止息者无余定之门(心停是有余定之门,即一般濒死经验所描述者),生理学上其最粗层面的表现为脑部缺氧,此时脑机制的自救行为会集中能量(一如入定之气集中脉眉心轮)同步并放大拉长其即时生存时间趋近顶轮长时演化时间使个体短时间消弱甚至消失而宇宙整体演化长时间获得加强,换句话说试图定格于当下时空切片以回避即将面临之缺氧状态(许多宗教的动态仪式的功能之一在于制造或模拟这个状态),这就无异于自我宣告踏入永恒,这个自救机制标示了临界点的存在,若是心灵意识果真选择越过了临界点真正接受这个死亡的结果,则此世界之时空不存在,此生命亦果然不存在于此世界,因为此世界就此生命而言已非真实存在,它只是做了一场梦而刚刚醒来,此岸到彼岸,这时行者便真正进入永恒的死亡,这是死亡的死亡、死亡的真正终结,所谓永生本意如此。而没有越过临界点的就继续再做一场梦,继续循环他的没有死亡的死亡、非永恒的死亡。因而Mantra犹如引导盲者驾驶车辆之声音提示,以其特殊声音及涵义于潜意识中引导方向,因此实修上必须在梦境中亦能如实忆起,它是灵修方法中的自动导引系统,而入出息成就这载具并提供动力,音声导引配合入出息,于到达目的地时止息停止引擎并离车而去所谓解脱,若果到达的是究竟目的地,从此不再需要载具,这样的永恒止息是为无余定无余涅槃之空,盲者不再是盲者,它真正地清醒了,实相地存在于光中与光如一无别一体。Mantra音声以喉轮16梵音母音为根基并配合其他各轮34子音共计50音连结身心各种能量信息路径,可能与大脑皮质功能区分有关,假设此功能区分分画为16,它亦可能是中脉16λ之对应,那么就不难理解Mantra之如何将心灵意识状态与宇宙波动相连接共振而透过这样的程式加强了心物之间的转换。人类文明无时无刻在运用这个原理,其较缓慢的形式被视为是教育、广告、催眠、呼吁、命令、祈祷… 在这个理解基础上,即可以观察Es=mc²×c³Ec=mc²的关系,首先说明Es它代表打破括号使得心物共在无别而同反显的那个能量,这个能量应该位在比量子层次又更精细的层次,亦即四维时空与五维时空之界限(3维8卦宇宙网格与6维64卦宇宙网格之间),所谓临界点在此,人身实修上它是中丹及其中心太极点,若在此点进行内外翻转(丹是中心太极点的外显、田是丹的作用场,三维太极点可以Planck尺度来理解,其内是高维,因此内外翻转的结果是3维宇宙中存在的太极点切换成6维宇宙中存在的太极点,变成3维在6维之内,这个切换就是物心-mv(+mv)突然性跳跃转化成心物+mv(-mv),由于这个突然性跳跃转化是在中阴混沌态成立,包括基本的时空等各种条件皆混成一气而无别,超越个体理性范畴,因而被称作是突然性跳跃或中阴或混沌,文学地说就是永恒的遗忘,这个状态正是輪迴与解脱的十字路口,也是沉睡与清醒之间梦的的灰色模糊地带,更是行者继续前进或退转的迷雾当下)物理学上表现为Planck尺度,但我们从心物同一体的观点设其为microvita(mv),因此纯粹之几何更能适当地表示这个概念,此所以灵性锻炼上先于语言文字而施设几何、標誌、Yantra、印记等灵性符号之故,也是几何为宇宙语言的原因。数学上的点是零维,然而实际上3维世界只存在有外有内的极小之点,这个内外是观念性的而非实在性的,它是存在于高低维之间或实虚维之间。
从太极merkaba(mkb)来看,Ec在太极mkb球面、Es在太极mkb球体。现在我们将太极mkb限定在物质基本元素-mv上以方便说明,以下主要依照研究笔记B (2003.10-2005.3)关于mv尤其是-mv的研究p.65-81作说明




B65


















这个研究远早于太极mkb於笔记H的成形提出(2009.6-2010.4笔记到此告一段落,此后於2010.6开始发表于现在所看到的blog)因而在关于球体积、面积、半径(直径)所代表的几何与心物的关系上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与因果关系,而且因为光在心物上的特性(物光、心光、灵光)主要讨论便集中在-mv观点下的光子(复数-mv构成),而单一 –mv即五大之空元素物质宇宙α始点(物质点、住)Planck-mv与单一+mv大宇宙心灵实际上是阴阳如一成对存在,当-mv随着物质宇宙的演化而增生,大宇宙心灵亦以复数的形态存在于这些复数的物质点之中,这也就是说,就整体宇宙而言+ - 是等量的,理论上物质宇宙并不会发生,然而它却发生了,物理学上也就是粒子比反粒子多出那么一点点(在大霹雳光元素中10-10次方的对称破缺,这是在原子核形成之前的光元素时期,物质粒子比光子多出10-10次方而陆续演化成水地元素具质量之轻子重子),考虑心灵△R宇宙变性力量的变动本质(量子论相对于相对论更直接地反应了这个本质)多出来的这一点点是一种预支借贷,终究要归还,在微观下不断地预支归还,并由大宇宙单一心灵所衍生之任何形式个体心灵巨观地选择性地观察为物质世界之连续体,这是物质世界连带由其产生之个体心灵世界之所以本性无常的重要原因,如果宇宙心灵为心镜,则宇宙至上点与宇宙物质点互为镜像,这个宇宙之心是为空性本体(参见Brahma Cakra OM’ and Fibonacci sequence 各图),无极太极而乾坤(至上、物质点),太极就四维时空而言它具体表现为Planck-mv,考虑心物一体,可以说就是太极mkb几何,其运转显现而得以被观察感知则为光音,单一光子-mv其表面积(单一光子-mv光元素由更多之复数-mv空元素构成),打破这个表面积释放其中的-mv,便是Ec,若再进一步打破这个最基本的Planck-mv空元素(相对于光子-mv表面积,体积为),便是Es若更严格地说则Es=Ec×4/3×π×,这是一般情形,若再考虑离散与连续则有Es=Ec×4/3×π(C/2×√π。(详情见各图及图B81,尤其是关键的Rt时间半径与Rs空间半径的观念,这个观念可以和宇宙中脉之为1维的时空实虚体的观念作比较,请参见《宇宙中脉》图1图2)
Es表示解放空元素之能量,这个相对于Ec的精细能量,并非只是单纯的物质能量,事实上是心物一体观点下的能量,也因此相对应于前述所谓的临界点,它会直接地反应在线性时间的变化也就标志着空间维度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之时空发生变化而以心物的转换呈现,可观察的变化首先是时间然后是空间,这对应到心物能量()于中脉之由眉心轮跳跃到顶轮
这里所说的,关系到宇宙学之宇宙演化历程与五大元素的关系,而五大元素在太极mkb中亦对应到宇宙中脉之不同阶段的音阶或cakra,因而为了理解上的需要,必须紧扣宇宙网格生命之花太极merkaba才能避免唯物的或唯心的理解。如果几何是宇宙语言,那么方程式就是文字,人用它来书写并表发对宇宙的理解与情感。五大是物质宇宙形成过程的五个基本阶段,既已形成之后则有五行生剋的运转关系,简单说五大为成、五行为住,两者有同有异,五大是线性的其终点为地大,此地大为五行之土,因此五行中央土意指土为五行运行关系的中心始点 。五大是箭,五行为靶,两仪一维线性时间之箭射向四象二维空间之靶,箭头靶心为二维坐标原点地大五行土,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成三维八卦空间,至此一维时间以空间的一个特殊形式而存在于三维三爻八卦之中,它与八卦内在所隐含的更高维度或镜像维度(实维与虚维)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在64卦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与认识,亦即它相对于物质会更加关联于心灵维度(同维之虚维或同维之高维,前者在同一世界、后者分处两个不同或平行相叠之世界)
下列图表是关于临界点内外翻转的说明,是基于球面翻转的一个数学解(微分拓扑,Stephen Smale于1957证明),应当理解为非3维空间(或,非4维时空)的混沌态,混沌态中理论上有无限可能路径(太极-mv→太极+mv),沿着宇宙中脉则3、6、9、12,亦可能在混沌当下便直接遁入无极,此当下是顿,中脉是渐,皆依自性当下抉择而定,而纯数学是源自这个混沌态宇宙理性于个体理性的投射:
I.55-数学描述参见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354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le's_paradox球面外翻的说明,可下载程式方便操作观察,这是在3维中允许自相交的情况下的球面内外翻转。这里假设球为3维之最小的Planck尺度亦即-mv,其内为高维(6维),3外6内翻转成6外3内,翻转过程可理解为‘时间是心物之间的一个可交换态’并且是在非实数维度的混沌中阴中间灰色地带。翻转过程中显示了涡旋,可能是胸前心轮处Swastika卍字印记的起源,关于这点可以对照太极Merkaba球环体各图来观察。本图表另请参照《宇宙中脉》及《全维度太极Merkaba球环体光锥开合》它关联到真空能量的开合胀缩涨落起伏,亦即哲学所讨论的空、有之间的变换过程,这过程发生在生死之间、念念之间、清醒沉睡之间、出入定之间。太极-mv、太极+mv、太极mv具体对应到3维人身结构整体大丹田则成了坤阴极C、乾阳极C'、中心太极F#。


这里所提的应该还有许多需要修正甚至被推翻之处,错误也在所难免,但我希望用它来标识灵性科学的一个可能形式与途径。在极简素朴的回归路径上,这是沿途所见的变化万千的风景,简繁如一,阴阳为光,人在其中,了悟光的种种,就也向生命之门更靠近一步。至于伪科学的质疑,则是灵性科学建立过程中的必要之痛,随着人们对科学与灵性的新认识,自觉的宇宙性的文明与生命将会来临。
PS:由于作者数学能力有限,无法更好地表达,恐多有错误,主要用意是借此探讨一种可能性,并期待宇宙学之认识有助于志心向道者之坚定信念,开拓视野,不偏不倚,无外无内,逮乎中道。